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3:49:58  浏览:891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

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

宁政办〔2007〕161号


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八月六日



宁德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城市洪涝、山洪及由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宁德中心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我市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根据《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福建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省委、省政府《福建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闽委〔2003〕22号)、《宁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政〔2007〕11号);城区上游金涵水库调度方案,结合宁德中心城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宁德中心城区(蕉城、东侨)内洪水(含江河洪水、山洪等)、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另外由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国土部门编制的专项预案处置。

1.4 工作原则

  宁德中心城区防洪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和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

2 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宁德中心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9°8′至119°5′,北纬26°30.5′至26°59′之间。宁德中心城区主要由蕉城城区和东侨开发区组成,现有面积为15.6km2,人口20.5万人。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台风雨季是本区域的主要天气形势,其次是锋面雨,年平均降雨量为2045.6mm,其中3~9月份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至五分之四。年最大平均风速为11.0m/s,实测瞬时最大风速达28m/s,海上达40m/s。

  城区地形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区内水系发达,大小溪流密布,其中影响及流经城区的溪流大小溪流共有12条,总集水面积181.8km2。城区位于主要河流金溪南侧,南际溪和小东门溪贯穿期间。金溪位于城区西北侧,全长29km,流域面积157.33km2,境内集水面积99.5km2;南际溪位于城区南侧,全长4.21km,流域面积4.663km2;小东门溪位于城区中部,贯穿城区,流域面积2.789km2。此外,还有坑溪、党校溪、西门溪、北门溪、坪塔溪、后岗溪、古溪溪和后山溪等诸小溪流,其来水主要经东湖塘海堤二十五孔水闸和贵歧四孔水闸注入三都澳。

2.2 洪涝风险分析

2.2.1 暴雨洪水特征及成因

  宁德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城区处于海岸暴雨中心,年平均暴雨日数达7天(大暴雨年平均为1.4天)。暴雨多集中在8~9月,其次是6月。其原因是7~9月受台风及部分雷阵雨的影响,按过程雨量25mm以上的台风降雨或出现8级以上大风,作为影响台风的标准统计,年平均影响台风达到3.2 次。台风期间,均易产生暴雨,造成洪涝灾害。水灾成因一是由于城区部分地势平坦低洼,二是现有水利设施标准低。但是造成经常性水灾的主要成因是当上游洪水来临,下游又适逢涨潮,洪水不能及时渲泄,形成洪涝灾害。目前宁德市中心城区局部地区的防洪标准不到3年一遇,有的地方甚至每年都遭水灾。

  另外,城区背靠山,面临海,海拔高程相差大,在城区的汇水面积小,仅为20.85km2,溪流较多(大小12条),坡陡流短,汇流快。一般暴雨终止后2~3小时即出现洪峰,而且暴涨暴落。当洪峰进入城区后,坡降突然变缓,行洪相应减慢,加之流域内山林植被遭受破坏,蓄水保土作用差,水土流失后,造成河床淤高淤窄。又因东湖塘内鱼池增多,行洪港道被占用耕种养殖,原滞洪区的地面库缩小,同时东湖新村地基偏低,高程均为2~2.6m,都在洪水位以下,极易形成内涝。综上述种种因素所致均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或加重了城区的洪涝灾害。

2.2.2 城市历史洪水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自解放以来,宁德中心城区洪涝灾害频发,平均约每10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涝灾害,并造成巨大损失。

  1966年9月3日,14号台风带来全市的大暴雨,城区降雨量达176mm,山洪暴发,东湖塘25孔水闸因海潮顶托,渲泻不及,造成塘内2万多亩耕地被淹,塘内水深超过4m,外潮位达5.10m,该年洪水相当于5年一遇,潮水相当于30年一遇。

  1969年9月27日11号台风带来暴雨,适遇8月大潮,东湖塘海堤决口,洪水淹至体育场(现闽东大广场),造成洪、涝、潮三灾,南际溪桥头下洪水位达5.496m,超过警戒线水位1.6m。该年洪水相当于3年一遇,潮水10年一遇。

  1971年9月17日23号台风,城区风力达9级以上,三日降雨212mm,山洪暴发,东湖塘外潮位达4.52m ,造成海潮顶托,水闸排洪受阻,闸内水位高达3.0米,(超过设计水位0.15m)整个塘内耕地被淹,塘内大门山渠道缺口,五里亭排洪闸损坏,全市民房倒塌66座,损坏1739间。该年洪水相当于3年一遇,潮水3年一遇。

  1973年9月17日,城区发洪水,四小时降雨165.5mm 。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东大街,环城路一带,路面水深达2.5m,房屋倒塌53间,死亡2人,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68万元。该年洪水相当于4年一遇,潮水2年一遇。

  1990年8月19日12号台风,全过程雨量达488mm,超过历史最大雨量,适逢天文大潮,东湖塘内水位达2.75m。这年受灾的密度和次数创宁德历史上记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8.4万元。该年洪水相当于15年一遇,潮水4年一遇。

  1996年7月31日8号台风,宁德洪灾损失达1.3亿元,该年洪水相当于10年一遇,潮水50年一遇。

2.2.3 淹没范围及风险分析

  由于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城区河流暴雨形成洪水只能经过东湖塘二十五孔水闸和贵歧四孔水闸泄入三都澳。从洪水成因分析看,城区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山洪暴发后加上外海高潮位顶托,导致洪水无法及时排泄,从而造成灾害。此外,城区溪河的淤积和人为设阻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加上近年来旧城改造、宁川路、闽东路及长兴城建设,抬高了城区地面高程(城市现有地面控制高程3.9米以上),减少了滞洪区容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区的洪涝灾害。

  根据近年来历次暴雨成灾情况看,蕉城区易涝低洼地带主要分布在宁川路西侧,蕉城南路东侧之间的下宅园、小场、桥头下以及东湖新村。此外,因道路排水系统淤积、堵塞,在蕉城南路宁德一中门口路段、芦坪路、宁川北路先锋广场路段以及鹤峰中路电业局路段,路面积水也比较严重。东侨开发区易涝低洼地带主要分布在华侨农场场部、五里亭及文笔嘉园小区等部位。

2.3 洪涝防御体系

2.3.1 城区水系及排水情况

  金溪流域由小金溪、洋梅溪、大金溪组成,全流域面积157.33km2,河道全长29km,3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1217.1m3/s。该流域来水量由金溪河道通过宁德大桥、溪口、贝头、兰溪直接排入东湖地面库经25孔水闸及贵岐4孔水闸入海。小东门溪和南际溪为城区内河,流域面积8.01km2, 3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86m3/s,两溪在东侨开发区逸涛小区汇合后,直接排入东湖地面库经25孔水闸及贵岐4孔水闸入海。坪塔溪、后岗溪、古溪、后山溪的来水,全部经城市下水道排入南大塘排洪渠,再由25孔桥水闸及贵岐4孔水闸入海。目前,南大塘排洪渠因征地等原因,尚未建成。

2.3.2 蓄水工程情况

  流域内现有水库5座,主要分布在金溪流域内,其中位于流域上游水库有4座(下大洋水库、金溪电站水库、金涵水库、中前水库),总控制流域面积147.175km2,总库容为2034万m3;下游有一座东湖塘地面库,控制流域面积192.5km2,3.0m高程以下总库容为1325万m3,有效库容1145万m3。由于城区上游水库设计均未留有防洪库容,因此诸水库对城区的防洪起不到有效调节作用,流域内的洪水主要经东湖塘地面库调蓄后,再经东湖塘海堤25孔水闸及贵岐4孔水闸排泄入海。

金溪流域水库情况一览表

名 称 集雨面积
(km2)
库 容
(万m3)
用 途
下大洋水库 30 347 发 电
金溪电站水库 78.1 34 发 电
金涵水库 36 1628 灌溉、供水
中前水库 3.056 25 灌溉、供水
东湖塘地面库 192.5 1145 排涝、养鱼

2.3.3 防洪工程情况

(1)金溪防洪堤

  金溪为流经宁德城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右岸大部分靠山边,仅有少部分农田,已建有堤防。左岸从金涵大桥(桩号1+110)至溪口抽水泵房(桩号1+110)为规划新城区的金涵组团及沿104国道工业走廊,本已纳入1999~2001年全省千公里江堤建设计划,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实施,经报请省水利厅批准作了调整。目前该河道的防洪工程基本上是维持原有现状,左岸无堤防设施,仅靠砌石田埂挡水,塌岸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河床淤积。

(2)东侨开发区,由于地势低洼,防洪工程任务繁重,根据《宁德市城区防洪规划》,东侨开发区防洪堤总长为13.9km。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已建成防洪堤约3.1km,其中已达到3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仅为800m(龟山段)。由于东侨开发区东湖塘地面库周边的防洪堤尚未闭合,故已建成的工程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3.4 排涝工程情况

  宁德城区的排涝工程主要有南大塘排涝渠和宁德旧城区部分低洼地这两部分。南大塘排涝渠为旧城区蕉城镇的坪塔溪、古溪、后山溪、后岗溪四条小溪的汇水排洪渠,汇水后入东湖塘滞洪区经二十五孔水闸及贵岐四孔水闸入海,现状南大塘已年久失修,上游水土流失,塌岸严重,高速路以西旧河道局部被填,高速路以东已无水道可辩,宁川路以上河道已被民房建筑涵盖,下游仅为一些小水沟汇入水塘或田渠。宁川路以下河段及南大塘被列入规划的新区的金塔组团为高新产业、体育娱乐及高级住宅区,整治修复对新城区排洪影响巨大。目前,南大塘渠道6.08km长的挡墙未修建,其两侧建设用地的地面标高最低在3.5m以上,经过修建挡墙后,可以使该区域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宁德市旧城区的东湖新村一片及南门溪乾路一片,由于其地面标高仅为3.0m左右,原东侨开发区未开发前,由于东侨开发区地面标高均低于该标高,排涝问题不突出,现东侨开发区的地面标高均应填至3.5m以上,加上沿河防洪堤工程建成后,这两片的涝水已不能自由排出,排涝标准低于5年一遇。

2.3.5 防潮工程情况

  宁德城区防潮工程主要是指位于城区东部的金马海堤和五里洋海堤(白井塘段),其中:金马海堤全长2.49公里,该工程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曾因常年遭受台风暴雨和海潮的袭击以及原工程设计施工遗留问题造成堤身沉陷量大、堤身漏水、塌陷等工程隐患,致使工程防潮标准偏低。针对上述隐患,2005年底市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工程除险加固,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目前该工程防潮标准已达50年一遇。但是与其相邻的白井塘海堤防潮标准仅达到20年一遇。

  因此,根据2004年7月经省水利厅审查批复的《宁德市防洪防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宁德中心城市防洪标准应为30年一遇,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用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设计。现状的宁德城区防潮、防洪、排涝标准均偏低,中心城区现状防洪形势极为严峻。

2.4 重点防护对象

  市、区党政机关要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各类学校,电信、移动、联通宁德公司,银行、人防工程、燃气公司、水厂,国家粮食储备库、油库、加油站,104国道、罗宁高速等主要交通干线以及市内易积水交通干线和危房稠密居民区。

3 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指挥机构

  宁德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蕉城区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处置中心城市防洪应急有关事务。宁德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侧重于处理全市防汛工作应急事务和中心城区防汛应急有关事务的宏观指导,而蕉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则主要负责处理和协调各自辖区内有关防汛抢险事务的具体实施。其中涉及市级单位负责的城区管理事项,主要由市防指为主负责协调,而涉及群众生活、人员撤离等具体工作的,则由蕉城、东侨按管辖范围负责协调。

3.2 成员单位职责

  直接获取防汛信息的单位应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是密切监视天气和江河、水库水位变化情况,在暴雨洪水发生之前向有关部门发出预报。根据规定,气象部门负责发布气象信息、天气预报、暴雨警报和台风警报;水文部门负责发布洪水信息。其他有关单位按宁政[2007]117号《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及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职责的通知》的要求,分别负责城区防洪相关事宜,其中市级部门主要侧重于对全市防抗洪水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对中心城区防抗洪灾工作的宏观指导,蕉城、东侨有关部门侧重于负责城区防抗洪水工作的具体实施。

  当发生严重灾情,洪水开始退落后,各有关单位应把抗洪工作重点转移到救灾工作上来,抓好安置灾民、医疗防疫,恢复灾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各项支援灾区工作。

3.3 办事机构

  宁德市防汛办为市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蕉城区防汛办为区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东侨防汛工作办事机构。

4 预防、预警与应急响应

4.1 预防预警信息

4.1.1 气象水文信息

  由市气象局发布暴雨预报,将有关暴雨信息及时向市领导、市防指报告,并通过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有关单位和区域内有关防汛责任人。市防指接报后,将有关暴雨信息发布到市防指成员及蕉城区防指、东侨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由蕉城区防指和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将暴雨信息及时传达到基层,做好有关防范部署。

  由宁德水文分局发出洪水预报,将预报的城区水文站点水位及时向市防指报告。市防指根据预报结果,视情况向市领导汇报和作出防御部署,并通报蕉城区防指和东侨开发区管委会作好相应防范准备。蕉城区政府和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及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市防指部署适时作出防范部署,明确防范目标,督促有关单位和乡(镇)、居委会(社区)组织干部群众不间断进行巡查。

4.1.2 防洪与排涝工程信息

(1)防洪工程信息

  当接到洪水预报信息时,城区有关街道、社区、堤防管理单位等应组织人员加强对工程监测,并将堤防、闸涵等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报告市、区防汛指挥部,堤防、闸涵等发生重大险情,应在险情发生后及时、迅速报告市、区防汛指挥部。

  当堤防、闸涵等穿堤建筑物出现险情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决口时,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迅速组织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向可能淹没区域发出预警信息,同时向市、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置险情的行政责任人,通信联络方式和除险情况,以利加强指导,作出抢险决策。

(2)排涝工程信息

  当出现大雨以上降雨强度,排涝沟渠排水管网开始运行时,市建设局要加强对蕉城区范围内红线宽24米以上(含24米)主、次干道排水设施的检查,确保排水畅通;蕉城区要加强对辖区内红线宽24米以下支路排水设施的检查,确保排水畅通;东侨开发区要加强对辖区内主、次干道排水设施的检查,确保排水畅通。同时,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所属的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及时对辖区内排水沟渠(主、次干道排水设施除外)进行清淤、疏浚或排除故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1.3 洪涝灾情信息

  洪涝灾情发生后,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动态灾情、抓紧核实,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区防指接报后迅速报告市防指。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情应在灾害发生半小时内及时上报。

  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4.2 预警级别划分和响应措施

  本预案根据城市洪水、暴雨渍涝、台风等灾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将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并以此确定向社会发布的警示标志。发生各量级灾害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预案及时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受洪水威胁的群众结合当地实际就近、就高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则按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要求,按照既定的防御方案进行防御。

4.2.1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进入Ⅳ级预警状态:

(1)预计或发生1小时降雨量达到30mm以上;

(2)预报市区或上游6小时降雨量达50mm;

(3)预报市区或上游24小时降雨量达150mm;

(4)小东门溪或南际溪可能发生2~5年一遇洪水。

  发生以上各种情况之一时,市区沿河各地方尚处于防范标准之内,但城区部分低洼地带可能会排水不畅。各单位应加强值班和防守力量,并采取相应措施。

4.2.1.1 市防汛办

(1)加强值班力量,实施领导带班。

(2)加强对降雨和洪水的监视,掌握重要控制站的雨情、水情,实时通报。

(3)研究可能出现的危害,发出防御部署通知。

(4)了解、反馈城区各片区防御动态。

(5)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防汛指挥部领导和省防办报告有关情况。

4.2.1.2 市气象局

(1)分析降水重点区域天气发展趋势。

(2)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暴雨实况及预报意见。

(3)收集有关站点的降雨情况。

4.2.1.3 市水文分局

(1)收集汇总有关溪河水文站点的实时雨情、水情。

(2)分析洪水发展趋势,对洪水进行滚动预报。

(3)发布洪水信息或警报。

(4)及时向市防汛办报告暴雨洪水实况。

4.2.1.4 市水利局

(1)加强防汛值班力量。

(2)密切关注雨、水情,部署市区防洪工程设施的检查工作。

4.2.1.5 市国土资源局

(1)了解督促城区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部署情况。

(2)对市区重点地区防滑坡、崩塌等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

4.2.1.6 市建设局

(1)做好沿小东门溪、南际溪两岸夜景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

(2)加强对市政设施的巡查,做好城区主、次干道的排水工作。负责协调解决因城市改造而引起的城区排水不畅问题。

4.2.1.7 蕉城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1)加强值班力量,保持与市防汛指挥部、区有关部门的沟通。

(2)督促街道办事处派出人员、队伍对低洼地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点进行安全巡查,做好所负责管辖范围内道路、沟渠等的排水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解决。

4.2.1.8 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加强值班力量,保持与市防汛指挥部、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

(2)加强对辖区内低洼地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点进行安全巡查,做好道路、沟渠等的排水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解决。

4.2.2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进入Ⅲ级预警状态:

(1)预计或发生1小时降雨量达到50 mm以上;

(2)预报市区或上游6小时降雨量达100mm;

(3)预报市区或上游24小时降雨量达180mm;

(4)小东门溪或南际溪可能发生5~10年一遇洪水。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小东门溪水位较低,沿河两岸仅局部位置出现受淹情况,但南际溪及沿岸部分地方将出现洪水漫溢。此时,各有关单位除继续做好前述第一款情况下受威胁人员转移等各项工作外,相关单位还应做好下列重点工作。

4.2.2.1 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1)指挥长到指挥部坐镇指挥。

(2)密切监视金涵等城区上游水库的调度运行情况。

(3)关注对东湖塘25孔水闸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防洪调度。

(4)对城区各地防洪、防暴雨、防地质灾害工作做出部署,发出抗洪抢险紧急通知。

4.2.2.2 市防汛办

(1)加强值班力量,实施领导带班。

(2)加密对降雨和洪水的监视,掌握重要控制站的雨情、水情,实时通报。

(3)召集有关专家会商汛情,分析洪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4)研究可能出现的危害,发出防御部署通知。

(5)向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汛情,了解、反馈各片区防御动态。

(6)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防御暴雨诱发次生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工作情况。

(7)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防办报告有关情况。

4.2.2.3 市气象局

(1)分析降水重点区域天气发展趋势。

(2)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暴雨实况及预报意见。

(3)收集有关站点的降雨情况。

4.2.2.4 市水文分局

(1)收集汇总有关溪河水文站点的实时雨情、水情。

(2)分析洪水发展趋势,对洪水进行滚动预报。

(3)发布洪水信息或警报。

(4)及时向市防汛办报告暴雨洪水实况和预报情况。

4.2.2.5 市水利局

(1)加强防汛值班力量。

(2)负责市区防洪设施的检查、巡查。

(3)密切注视金涵等城区上游水库的蓄水情况,指导水库做好防洪调度工作。

4.2.2.6 市国土资源局

(1)了解督促城区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部署情况。

(2)对市区重点地区防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

4.2.2.7 市建设局

(1)做好沿城区溪河两岸夜景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

(2)加强对市政设施的巡查,特别是中心城区局部内涝地区管网的疏通巡查。维修好排涝设施,随时启动排涝设备。

4.2.2.8 市交通局、公路局

(1)做好城区本部门负责管养范围内水毁道路修复的各种准备,及时抢通水毁路段。

(2)市交通局负责市区通航水域内运输方面安全。

4.2.2.9 蕉城区防汛指挥部、东侨开发区管委会

(1)加强值班力量,防汛指挥长在坐镇指挥。

(2)组织相关人员、队伍对辖区内易发生地质灾害点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组织抢险队伍,负责低洼地带人员、财产的转移撤离工作。

4.2.2.10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加强城区道路巡逻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力量,对部分隐患和危险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4.2.2.11 市卫生局

  开展不良气候的卫生防治工作。

4.2.2.12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闽东日报社、宁德电视台

  负责防汛抗洪抢险的宣传工作,做好市委、市政府的防洪部署和工作动态的报道。电视台应及时播发气象预报信息,及时滚动播报暴雨洪水动态信息。

4.2.2.13 金涵等城区上游水库

(1)根据设计及经审批的水库度汛方案做好防洪调度工作。

(2)接受市防汛指挥部的监督,服从市防汛指挥部的防洪调度。

4.2.3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进入Ⅱ级预警状态:

(1)预计或发生1小时降雨量达到80mm以上;

(2)预报市区或上游6小时降雨量达120mm;

(3)预报市区或上游24小时降雨量达220mm;

(4)小东门溪或南际溪可能发生10~20年一遇洪水。

  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密切监视暴雨洪水发展趋势和地质灾害主要危险点状况,重点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部署,对主要防洪工程运行状况实施监控;同时,各成员单位应按职责分工认真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有关单位除继续做好前述第二款情况下受威胁人员转移等各项工作外,相关单位还应做好下列重点工作:

4.2.3.1 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1)召开防汛会商会及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

(2)发出部署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3)及时组织力量封堵防洪缺口。

4.2.3.2 市政府办公室

(1)了解城区抗洪救灾动态,向市政府领导报告有关情况。

(2)督促蕉城区、东侨开发区政府全面做好防御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4.2.3.3 市防汛办

(1)实时收集掌握城区抗洪救灾动态。

(2)向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通报汛情、险情和灾情。

(3)提出决策指挥建议,为指挥部拟制文件。

(4)加强与宁德军分区、宁德武警支队的联系,协助做好军警、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抗洪抢险的准备工作。

(5)经指挥部领导批准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防洪信息。

(6)向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和省防办报告情况。

4.2.3.4 市气象局

(1)分析并预报市区及上游未来降雨趋势,特别要做好短时降雨的监测预报工作。

(2)参与防汛及防洪调度会商研究。

4.2.3.5 市水文局

(1)加密对市区河流水文站点洪水的预测预报,并及时向市防指报告洪水预报情况。

(2)参与防汛及防洪调度会商研究。

4.2.3.6 市水利局

(1)督促蕉城区水利局做好防洪抢险准备及城区防洪堤的安全检查和巡查。

(2)在洪水到来之前,提出封堵防洪缺口的方案,报市防指。

(3)参与防汛及防洪调度的研究决策。

4.2.3.7 宁德军分区

(1)根据掌握的实时重大汛情、险情和灾情,协调驻宁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2)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所辖部队准备和投入抗洪救灾力量及进展情况,协助做好城区防洪缺口的封堵工作。

4.2.3.8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做好城区危险和隐患路段的交通管制,协助做好防洪缺口的封堵工作。

4.2.3.9 武警宁德支队、消防支队

(1)根据掌握的实时重大汛情、险情和灾情,部署所辖各部队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随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所辖部队准备和投入抗洪救灾力量及进展情况,协助做好城区防洪缺口的封堵工作。

(3)准备好冲锋舟及其他抢险器材,随时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4.2.3.10 宁德电业局

(1)坚持24小时值班。

(2)部署电力部门防抗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3)落实可能受淹配电房、变电房、变电站及电力线路的防洪方案,及时启动市区应急供电预案,确保市区供电。

(4)组织110供电保障小组随时处理应急供电故障。

(5)切实保障党、政、军、通讯、防汛、气象、医院、公安、看守所等重要部门的用电。

4.2.3.11 市交通局

(1)坚持24小时值班。

(2)组织运输企业,共同做好进出宁德城区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道路的保畅通工作,及通航水域内运输方面安全防范和水路运输保障工作。

(3)组织做好抗洪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运输工作。

4.2.3.12 市、区通信部门(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

(1)组织落实防汛应急机动通信设备和队伍,部署各自通信保障工作。

(2)保障党、政、军,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的通信畅通。

(3)及时将经过有权发布信息部门确认的防汛相关信息,以声讯、短信等方式发送至市区各电信、移动、联通手机用户。

4.2.3.13 市国土资源局

(1)坚持24小时值班。

(2)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小组人员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3)指导做好市区防御滑坡等地质灾害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性斜坡范围内重点工程、单位及居民房前屋后的巡查,责成责任人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

(4)掌握市区重点地区的地质险情动态,并向市委办、市政府办和防汛指挥部报告重点险情及处理情况。

4.2.3.14 市教育局

部署、落实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安全转移,以及危险校舍的安全防范工作。

4.2.3.15 市建设局

(1)坚持24小时值班。

(2)负责做好市区自来水供应的保障工作,及时抢修出现的管道冲毁、破裂等事故,有效应对市区自来水供应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3)负责落实应对措施,做好市区下水管道、市政设施的巡查、维护工作。

4.2.3.16 市民政局

(1)坚持24小时值班。

(2)组织做好人员转移后的生活安置,安排好灾民的吃、住、穿等工作。

4.2.3.17 蕉城区党委、政府,东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1)主要领导全面负责抗洪救灾工作。

(2)及时组织力量封堵防洪缺口。

(3)组织和落实相关街道、居委会做好受淹地带人员的安全转移以及生活安置工作,做好避难地点灾民吃住穿的安排。

(4)组织抢险队伍,发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投入抗洪救灾。

4.2.3.18 蕉城区防汛指挥部、东侨开发区管委会

(1)坚持24小时值班。

(2)及时将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的部署等向区党委、区政府汇报,并传达到基层和有关单位,同时结合实际作出防范部署,做好跟踪、检查、落实和督促工作。

4.2.3.19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闽东日报社、宁德电视台

(1)负责落实防汛抗洪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市级新闻单位,播发市委、市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有关防洪工作部署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汛情通报,以及市气象局和宁德水文局的有关暴雨、洪水警报预报的播发工作。

(2)负责统一接待、安排市外主要新闻媒体单位来宁采访的记者,做好全市防汛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报道防汛抢险救灾的英雄事迹,及地方、部门的重要抗洪动态。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保证和促进中文域名的健康发展,规范中文域名的注册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文域名申请和注册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英文名称为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以下简称CNNIC)是在信息产业部的授权和领导下,中立的,非营利性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运行和管理中文顶级域名系统,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中文域名相关管理办法,并对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进行服务认证和技术许可。

第四条
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注册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原则和"先申请先注册"原则受理中文二级域名注册申请,并按照本办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完成域名注册。

第五条
中文域名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

第六条 中文顶级域名包括CN和纯中文两种类型。中文顶级域名下可以直接申请二级域名。

第七条
中文域名应当包含汉字,并可以含字母(A-Z,a-z,大小写等价)、数字(0-9)或连接符(-)。各级中文域名之间用实点(.)连接,各级中文域名长度不得超过20个字符。

第八条
各级中文域名均不得使用对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

第九条 申请人的责任包括:
(一)
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二)
对其申请的中文域名及与该中文域名有关的一切法律问题负全部责任;
(三)
保证申请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
保证中文域名的注册与使用不具有恶意和任何非法目的。

第十条
在中文域名完成注册以后,申请人成为该注册域名的持有人和管理者,必须遵守本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第十一条 任何人就已注册与使用的中文域名向CNNIC授权的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且符合《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规定的条件时,域名持有人应接受争议解决机构的管辖,参与争议处理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人申请注册中文域名时,可以通过注册服务机构以联机注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注册服务机构递交中文域名注册申请表,提出域名注册申请。注册服务机构收到第一次有效注册申请的日期为申请日。

第十三条 中文域名注册申请表内容应当包括:

(一)申请的二级域名及其所属的顶级域名;

(二)二级域名主域名服务器和辅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三)上述域名服务器所对应的域名;
(四)二级域名持有人的名称及地址;

(五)二级域名技术联系人、管理联系人、缴费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电子邮址、电话号码及传真号码。

第十四条
申请人无特别声明的,中文域名注册申请表中所填写的各项信息,可以由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录入可被公众查询的数据库中及其他出版物中,作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向互联网络用户提供目录服务的一项内容。

第十五条
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不负责判断其注册的二级域名是否侵害了第三者的权益。任何因此类冲突引起的域名纠纷,均由当事人自行处理并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有管辖权的法院、仲裁机构或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所作出的涉及域名自身状态的裁决,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应无条件执行。

第十六条
与注册域名有关的注册事项发生变更的,域名持有人应及时向原注册服务机构申请变更注册。申请变更注册事项时,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注册域名时所选择的变更确认方式提交域名变更申请资料。经原注册服务机构核准后,该域名由原注册服务机构予以变更运行。

第十七条
申请注销已完成注册的域名,申请人应当向注册服务机构提交盖有申请单位公章的域名注销申请表。经原注册服务机构核实后,该域名由原注册服务机构予以注销。

第十八条
申请转让已注册的域名,出让人应当向原注册服务机构提交盖有申请单位公章的域名转让申请表。经原注册服务机构核准后,该域名由原注册服务机构予以变更运行。

第十九条
注册中文域名出现下列情形时,原注册服务机构有权注销该中文域名:

(一)域名持有人或其持有人所授权的代理提出域名注销申请的;

(二)域名注册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

(三)域名持有人未按照规定缴纳相应费用的;

(四)依据有管辖权的法院、仲裁机构或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注册机构应当注销有关域名的;

(五)本办法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原因。

第二十条
注册中文域名和办理其他域名事宜的,应当向注册服务机构缴纳相应的费用。自交费日始,40日内未完成交费的,有关的域名由注册服务机构暂停该域名的运行;60日内未完成交费的,有关的域名由注册服务机构予以注销。

第二十一条 CNNIC有权根据互联网络和中文域名系统的发展,以及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等情况对本办法加以修改。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CNNIC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人民政府


延州政发〔2008〕16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州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全州城市管理,创建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州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全州城市管理工作在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县(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机制,指挥、检查、监督、协调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县(市)政府应当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已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县(市),由县(市)政府指定的部门统一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其他各相关部门不得再行使由指定部门执行的行政处罚权。



  第四条 县(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宣传和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市民城市文明程度。



  对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满二年未动工建设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继续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申领。



  第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应当严格控制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严禁在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七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城市公园、绿地、道路、停车场、广场、高压供电走廊,压占各种地下管线和消防通道进行建设;



  (二)在城市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有污染项目;



  (三)在文化古迹保护地段进行建设;



  (四)建筑间距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



  (五)严重影响居民居住环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



  第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工程施工必须做到:



  (一)在批准的占地范围内作业;



  (二)施工工地应当设置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围挡设施。围挡设施外观要整洁,利用广告牌作遮挡的,必须达到《城市市容标准》;



  (三)施工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围挡设施以外不得堆料弃料;



  (四)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保持整洁;



  (五)施工用水不得漫流,施工运输车辆不得带泥上路、污染路面;



  (六)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



  (七)施工工地的噪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八)不得损坏施工现场的道路、排水、草坪、树木等市政公用设施;



  (九)施工场地的各种临时设施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后7日之内拆除;



  (十)工程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九条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临街门面,使用人或产权人应适时进行清洗、整饰,保持其整洁、美观。出现脱落、破损、残缺、陈旧等影响市容状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新。



  第十条 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不宜设置围墙等围挡设施,确需设置时应选用绿篱、花池、草坪作为分界。临街树木、绿篱、花池、草坪应保持整洁、美观。



  第十一条 在市区内,未经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下列活动:



  (一)在城市道路(含街道)两侧和园林绿地进行挖土、开荒种地;



  (二)在城市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



  (三)在城市道路两侧摆摊设点、占道经营;



  (四)在城市道路两侧搭建板障、门斗、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在市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临街两侧建筑物的阳台上吊挂杂物、堆放物品;



  (二)擅自在建筑物上修建或改建阳台;



  (三)擅自在建筑物上涂写、刻划、张挂、张贴宣传品;



  (四)随地吐痰、便溺、乱扔瓜果皮核、纸屑、烟头等废弃物;



  (五)在街道及公共区域乱倒垃圾、污水;



  (六)擅自拆除、移动、封闭、挪用或者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第十二条 在市区运行的交通工具应保持车容整洁,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应密封、覆盖,不得沿街泄漏、遗撒。



畜力车进城时牲畜应挂带粪兜,并按指定路线行走,对遗撒的粪便应由畜力车主即时清除。



  第十三条 饲养宠物不得在公共场所放养、排泄大小便,不得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可能伤害他人的宠物要依法管理。



  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



  第十四条 禁止在临街设立废品收购站。县(市)政府要有计划地取缔城市中心区内的废品收购站。



  第十五条 市容和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



  县(市)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各相关单位和“门前三包”责任人(使用人或产权人),应当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门前三包”工作。



  “门前三包”内容:



  (一)包卫生:负责清扫门前至道路边石以内的地面,做到门前无痰迹、无便溺、无污水、无瓜果皮核、无纸屑等。



  (二)包市容:保持门面橱窗、牌匾的完好、整洁、美观、大方,保护市政、环卫、交通、公用等设施不受损坏,自修和养护门前人行步道。负责门前行道树、花坛绿地无损坏缺株和人为践踏。



  (三)包秩序:门前无摊点和出店经营及乱挖、乱堆、乱建等,自行车、三轮车停放整齐有序,无自行车和机动车辆占道停放。



  第十六条 负责城市清运冰雪具体组织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就地就近,合理负担”的原则,确定清运冰雪责任者(单位、个人)的责任区域。



  凡驻我州各城市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居民,均有清运冰雪的义务。



  冬季降雪时,清运冰雪责任者应当按规定的标准和时限,完成责任区域内的清运冰雪任务。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建筑、装饰装修等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九条 城市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堆放到指定地点。



  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第二十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输,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将生活垃圾运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场。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投放垃圾。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报,按批准指定的地点存放、处理,不得任意倾倒。无力运输、处理的,可以委托城市垃圾运营企业进行运输、处理。



  医院、疗养院、生物制品厂、屠宰场等企、事业单位,因生产及其他需要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理。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及使用有影响的工程施工,必须经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四条 在城市道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挖掘道路;



  (二)擅自进行有损道路设施的各种作业;



  (三)擅自在道路上摆摊设亭、开办市场;



  (四)擅自行驶履带车、超重车;



  (五)擅自在人行道上行驶、停放机动车、畜力车;



  (六)在非指定路段上停放、清洗、练试、修理机动车;



  (七)擅自在道路及其设施上设置、悬挂、张贴广告或标语;



  (八)擅自建设各种地上、地下的建筑物、构筑物;



  (九)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排放污水、倾倒垃圾、渣土以及撒漏其他固体、流体物质;



  (十)其他有损道路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设立集贸市场需要占用城市道路的,必须经县(市)政府城市管理部门批准。



  城市各类临时停车场(点)确需占用道路的,应当由市政道路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确定。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临时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的,必须经市政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交纳道路挖掘费、占用费及回填道路和恢复设施保证金。



  城市道路自当年11月1日至翌年4月15日期间不得挖掘。城市新建道路五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需要挖掘的,须经县(市)政府批准,并按恢复道路费用标准的二倍交纳道路挖掘费。



  经批准临时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挖掘;



  (二)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的,应当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



  (三)挖掘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施工围挡;



  (四)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原状;



  (五)城市道路修复后,应当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通知审批部门检查验收。



  因紧急抢修自来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等设施需要挖掘城市道路时,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同时应当立即通知市政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于二十四小时内补办道路挖掘手续,抢修后及时将道路恢复原状。



  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桥涵管理范围及安全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城市桥涵及其附属设施;



  (二)损坏、移动城市桥涵附属设施及测量标志;



  (三)试车、超车、随意停车;



  (四)擅自挖沙取土、施工作业、堆放物料、装置设施或进行经营活动;



  (五)擅自设置、悬挂、张贴广告;



  (六)其他侵占、损害、盗窃桥涵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履带车、超限车或装载易燃、易爆物的车辆须通过桥涵时,应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批准后按规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按指定时间和路线,在管理人员的监护下通过。



  第二十九条 对城市排水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移动、损坏或盗用排水设施及其附件;



  (二)擅自在排水管道上圈占用地或兴建构筑物;



  (三)向排水设施内倾倒粪便、泥水及易燃、易爆液体和垃圾、渣土、建筑砂浆等杂物;



  (四)在排水设施内设闸堵水或安泵抽升;



  (五)在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的管网中将雨水和污水管道混接;



  (六)擅自连接或更改排水管线;



  (七)其他妨碍排水设施正常使用或影响其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条 因工程建设须跨、压排水设施或在其技术规范要求的安全范围内施工的,应经市政公用设施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需要铺设、迁移、改建、连接户外排水设施的,必须经县(市)市政公用设施主管部门批准,由市政专业队伍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一条 对城市防洪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防洪设施保护范围内取土、挖砂、破堤、设障、填埋、搭盖、堆物、垦植等;



  (二)擅自在防洪设施管理范围内立杆、架线、埋设管道、设置机械设备;



  (三)在防洪设施管理范围内砍伐树木、倾倒垃圾残土;



  (四)在堤岸非装卸区装卸或堆放货物;



  (五)其他损害城市防洪设施的行为。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防洪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或其他活动的,必须经市政公用设施主管部门批准,并认真遵守城市防洪设施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禁止下列行为: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